茅奖得主迟子建: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是敢于放弃这三样东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莫言改变一个人只有三样东西 空的口袋 茅奖得主迟子建: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是敢于放弃这三样东西

茅奖得主迟子建: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是敢于放弃这三样东西

2023-09-20 0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放下面子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曾说:“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面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枷锁,放下面子就等同于丢掉了枷锁,不再为他人的评价而左右自己的生活,不再对未来有过高的期望,不再被情绪左右而失去平静。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是跑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放下面子,才能活出希望。

放下执念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说:“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执念,是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陷入痛苦,就是因为本身的执念太深。

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算是拼了命去追,抓到了也一样会失去,人生一场,人只有学会放下执念,才能活得洒脱、通透。

放下名利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中说过:“在一个喧嚣的环境中,只要你能保持独立的资态,那么,即使身居闹市,也不会为浮尘所迷。”在中国当代文坛,迟子建就像一盏远离喧嚣的灯,文学是她播撒向世界的温柔的光,当如此多荣誉和奖项扑向她时,它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生活中的迟子建对生活的定义很简单,与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她只求生活简单、朴素、自然、安静,正是这样的态度,才能让她在文学创作上屡攀文学高峰。

迟子建的智慧不止于此,通过《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迟子建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它将一段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一处东北大兴安岭地带的地理空间铸成了一部史诗,将纯真的人性和壮美的大自然刻画成为永恒。

迟子建的文字唯美脱俗,却不乏直面现实的犀利,有一种复归于朴的童趣,却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洞悉,经过三十多年的写作,她已经创作了超过6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80多部单行本,几乎将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

在迟子建笔下的文字温润如玉、平实简约,却饱含着泣血般的悲鸣,那种无声的悲恸比任何巧妙的文字更能打动读者。

作品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并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阅读它,就像听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激昂震撼。

这是一本打开就停不下来的书,你会因为它而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敬畏生命,拥有不断走向新的人生智慧!

就如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说:“我守着这团火,无论遇到狂风、大雪、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未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一个人要有一颗怎样坚韧强大的心,才能历经那么多的起落悲欢、生死离别而不倒?

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从生活的苟且和琐碎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